同步轮是与同步带配合使用的带齿轮子,通过齿槽与同步带的齿精确啮合来传递动力,具有传动准确、平稳、高效、维护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机床、纺织、印刷等行业。那么,
广州同步轮使用中的调整和校正需围绕张紧力、对齐度、间距及特殊场景展开,以下是具体技巧:

一、张紧力调整
初步张紧:安装同步带后,使用手动调节装置或张紧器适度拉紧同步带,确保其不松弛。
精确测量:使用张力测量仪在同步带中间位置测量张紧力,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标准调整至推荐值。
动态调整:启动设备短时间运行,观察同步带运行情况。若出现打滑、偏移或异响,立即停机重新调整张紧力。
定期维护: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定期检查同步带张紧力,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同步带过度张紧会增加轴承负荷,加速磨损;过松则会导致打滑、跳齿,影响传动效率和精度。
二、对齐度校正
轴线对齐:
肉眼观察:初步检查同步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安装情况,看是否存在明显的扭曲或偏斜。
水平仪测量:将水平仪放置在皮带轮轴线上,确保水平仪与轴线垂直,观察气泡是否位于中心位置。若气泡偏移,说明皮带轮存在倾斜,需在多个位置放置水平仪进行测量,发现倾斜度较大则进行调整。
直尺测量:选择两个相互平行的基准点,使用直尺分别测量两个皮带轮边缘到基准点的距离。若距离相等,则说明皮带轮平行;若距离不等,则说明存在平行错位,需在皮带轮的多个位置进行测量,发现平行错位较大则进行调整。
激光对中仪测量:激光对中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工具,可发射直线激光,通过反射激光位置判断皮带轮是否对齐。发现错位则根据激光位置进行调整。
角度校正:检查同步带轮是否与传动带保持正确的角度,任何角度偏差可能导致传动带的跑偏或异常磨损。使用对中仪器检查同步带轮与同步带之间的对中情况,确保同步带轮与传动带的中心线对齐,避免斜向传动。若发现对中不正确,调整同步带轮的位置或使用调整装置来纠正对中问题。
三、间距调整
可滑动底座设备:松开滑轨或底座固定螺栓,沿滑轨方向移动电机或带轮至合适位置,调整后紧固螺栓,确保滑轨固定,防止运行过程中位移。
间距固定设备:在同步带松边安装张紧轮或惰轮,通过调整张紧轮位置或偏心张紧装置改变同步带张紧力。调整到适当张力后,锁紧张紧轮固定螺栓。
轴距变化范围小或结构紧凑设备:在带轮轴承座或电机底座下方添加或减少垫片,微调间距。逐步调整,确保同步带张紧适中,确认带轮平行后锁紧所有固定螺栓。
带轮两侧轴承座可移动设备:松开轴承座的固定螺栓,移动轴承座调整带轮间距。调整后重新固定轴承座并进行校准,确保轴线平行。
四、特殊场景调整
同步车同步调整:
准备工作:准备合适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同时确保车辆处于稳定的停车状态,并拉起手刹。
拆卸部件:小心地拆除同步器的外壳,注意保护周围的零件不受损伤。
检查同步环:观察同步环的磨损程度,如果磨损严重,需要及时更换。
调整齿套位置:使用工具轻轻调整同步器的齿套位置,使其与齿轮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
调整弹簧张力:在调整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同步弹簧的张力。通过适当的拉伸或压缩,保证弹簧能够提供合适的力量。
重新安装:完成调整后,重新安装拆卸的部件,并确保每个部件都安装牢固。
转鼓飞剪同步齿轮齿隙调整:
初步调整:将下转鼓轴拆下,用工装将偏心套固定,用行车转动机架来达到调整目的。然后将下转鼓轴重新装回固定,用塞尺检测侧隙的变化量。反复重复以上工作直至齿侧间隙满足图纸要求。
优化调整:计算出偏心套在齿轮副正确啮合时理论所处角度,将机架上下孔中心数据与齿轮副中心距分别代入公式算得偏心套转动角度范围。在两机架外侧面划辅助角度刻线,偏心套初始位放在一定角度,塞尺测量齿侧间隙记录数据。如需调整将要调整的齿侧间隙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中心距的相应变量,然后再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偏心套所需转动角度。复测齿侧间隙,如不合格重复上述工作直到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