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英制齿轮是分别按照英制单位(英寸、磅等)和公制单位(毫米、牛顿等)设计、制造的齿轮,两者在参数标准、应用场景、加工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下面,
东莞齿轮厂家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公英制齿轮的关键参数决定了其传动性能,公英制体系的参数定义和单位不同:

1. 公制齿轮(米制齿轮)
以毫米(mm)为基础单位,核心参数包括:
模数(m):齿轮齿距与 π 的比值(模数 = 齿距 /π),是公制齿轮的 “基本参数”,直接决定齿轮尺寸(模数越大,齿轮越大、承载能力越强)。
常用模数:0.1、0.2、0.5、1、2、3…50mm(按标准系列选取,优先采用第一系列:1、1.25、1.5、2 等)。
压力角(α):标准压力角为 20°(我国及多数国家采用),部分特殊场景用 15°、25°。
*齿顶高系数(ha)**:标准值为 1(即齿顶高 = 模数 ×1),短齿制为 0.8。
齿距(p):相邻两齿同侧齿廓间的弧长,p=π×m(如模数 2mm 的齿轮,齿距≈6.28mm)。
2. 英制齿轮
以英寸(in)为基础单位,核心参数以 “径节” 为核心:
径节(DP):齿轮齿数与分度圆直径(英寸)的比值(径节 = 齿数 / 分度圆直径),表示每英寸分度圆直径上的齿数(径节越大,齿轮越小、齿越密)。
常用径节:1、2、4、8、16、32…(数值越大,齿越小)。
压力角(α):标准压力角为 14.5°、20°(英制常用 14.5°,后期逐渐与公制统一为 20°)。
齿顶高系数:标准为 1/DP(齿顶高 = 1/DP 英寸),短齿制为 0.8/DP。
齿距(p):相邻两齿的弧长,p=π/DP(如径节 8 的齿轮,齿距≈0.3927 英寸≈9.9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