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轮是一种与同步带配合使用的 “带齿传动部件”,通过轮齿与同步带的齿槽精准啮合,实现 “无滑差、定传动比” 的动力传递(区别于摩擦传动的皮带轮,不会打滑)。
深圳同步轮的结构虽简单,但参数设计直接影响 “传动稳定性” 和 “寿命”,核心包括:

1. 基础结构:3 部分保障啮合与安装
轮齿(核心啮合部位):与同步带齿槽完全匹配(齿形、齿距一致),确保传动时无打滑;
轮毂(安装部位):中心开轴孔(与电机轴或传动轴配合),部分带键槽、顶丝孔(固定在轴上,防止相对滑动);
轮缘(定位部位):轮齿两侧的凸缘(挡边),防止同步带在高速传动中 “跑偏脱落”(尤其轴向安装有偏差时)。
2. 关键参数:必须与同步带 “一一对应”
同步轮与同步带的参数不匹配会导致 “啮合不良、噪音大、快速磨损”,核心参数包括:
齿形:按国际标准分为 “梯形齿(T 型、AT 型)” 和 “圆弧齿(HTD 型、STS 型)”——
梯形齿:成本低、适合低速传动(≤300rpm),如普通输送机;
圆弧齿:啮合面积大、抗冲击,适合高速(≥1000rpm)和大功率传动(如伺服电机驱动)。
齿距(P):相邻两齿对应点的距离(单位 mm),是最核心的匹配参数(如 5mm、8mm、14mm)—— 必须与同步带齿距完全相同(误差≤0.01mm),否则无法啮合。
齿数(Z):轮齿总数,决定传动比(传动比 = 从动轮齿数 / 主动轮齿数),如主动轮 10 齿、从动轮 20 齿,传动比为 2:1(从动轮转速是主动轮的 1/2)。
外径(OD):轮齿外圆直径(非轴孔直径),影响同步带张紧度(外径过小会导致带齿过度弯曲,缩短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