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说明一下东莞齿轮加工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文章出处: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东莞市勤兴机械齿轮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6-30
  ​齿轮加工中的热处理工艺是提升齿轮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强度等)的关键环节,不同工艺适用于不同材料和使用需求。以下是东莞齿轮加工中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及其特点、应用场景:
东莞齿轮加工
一、整体热处理工艺
1. 退火
工艺原理:将齿轮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随炉冷却)。
主要作用:
消除毛坯锻造或切削加工产生的内应力,防止变形。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降低硬度,便于后续切削加工。
应用场景:常用于低碳钢、中碳钢齿轮毛坯的预备热处理。
2. 正火
工艺原理: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后空冷(冷却速度比退火快)。
主要作用:
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对于低碳钢,可提高硬度;对于过共析钢,可消除网状碳化物。
应用场景:中碳钢齿轮的预备热处理,或对性能要求不高的齿轮最终热处理。
3. 淬火 + 回火
淬火: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快速冷却(如水冷、油冷),使齿轮获得高硬度马氏体组织。
回火:淬火后低温(150-250℃)、中温(350-500℃)或高温(500-650℃)回火,消除内应力,调整性能。
低温回火:保持高硬度(58-62HRC),适用于耐磨齿轮(如机床齿轮)。
中温回火:获得良好的强韧性(35-45HRC),适用于承受冲击的齿轮(如汽车变速箱齿轮)。
高温回火(调质):综合力学性能优良(25-35HRC),适用于中碳钢重要齿轮。
应用场景:中碳钢、中碳合金钢齿轮的最终热处理,如 45 钢、40Cr 齿轮。
二、表面热处理工艺
1. 表面淬火
工艺原理:利用感应加热或火焰加热齿轮表面,快速淬火使表层获得高硬度,心部保持韧性。
主要类型:
感应淬火: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加热速度快,淬火层深度可控(0.5-10mm)。
火焰淬火:用氧乙炔火焰加热,成本低,但淬火层均匀性较差。
应用场景:中碳钢齿轮(如 45 钢)的表面强化,适用于承受弯曲、接触疲劳的齿轮(如机床齿轮、汽车齿轮)。
2. 渗碳淬火
工艺原理:将低碳钢齿轮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900-950℃),使碳原子渗入表层,再淬火 + 低温回火。
性能特点:表层高硬度(58-64HRC)、耐磨,心部保持低碳钢的韧性。
应用场景:承受强烈冲击和磨损的齿轮,如汽车变速箱齿轮、工程机械齿轮(材料:20Cr、20CrMnTi)。
3. 渗氮(氮化)
工艺原理:在氨气中加热(500-570℃),使氮原子渗入表层,形成硬脆的氮化物层。
性能特点:
表层硬度极高(≥850HV),耐磨性、耐腐蚀性优异。
加热温度低,变形小,无需淬火。
应用场景:高精度、高耐磨齿轮(如精密机床齿轮、高速传动齿轮),材料多为 38CrMoAl。
4. 碳氮共渗(氰化)
工艺原理:同时渗入碳和氮,加热温度(820-860℃)低于渗碳,淬火后表层硬度更高。
性能特点:兼具渗碳的耐磨性和渗氮的耐腐蚀性,淬火变形小。
应用场景:中小型齿轮、薄片齿轮,如摩托车齿轮、仪表齿轮。
三、化学热处理工艺(其他类型)
1. 渗硼
工艺原理:将齿轮置于含硼介质中加热,形成硼化物层(FeB、Fe₂B)。
性能特点:硬度极高(1300-1800HV),耐磨性超过渗氮,但脆性较大。
应用场景:低速、重载且要求高耐磨的齿轮,如矿山机械齿轮。
2. 渗硫
工艺原理:在低温(150-200℃)下渗入硫,形成硫化物层,降低摩擦系数。
性能特点:减摩、抗咬合,常用于需要自润滑的齿轮。
应用场景:滑动齿轮、含油轴承齿轮。
四、热处理工艺选择要点
材料匹配:
低碳钢(如 20 钢):常用渗碳淬火。
中碳钢(如 45 钢):常用调质 + 表面淬火。
合金钢(如 20CrMnTi):渗碳淬火;38CrMoAl:渗氮。
载荷与工况:
轻载、低速:正火或调质。
重载、耐磨:渗碳淬火或渗氮。
冲击载荷:淬火 + 中温回火(强韧性优先)。
精度要求:高精度齿轮(如精密仪器齿轮)优先选择变形小的工艺(如渗氮)。
五、热处理后的齿轮质量控制
硬度检测: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检测表层和心部硬度。
金相组织分析:观察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等组织是否合格。
变形量检测:齿轮的齿形、齿向误差需符合精度标准。

137-9491-7928

Hello!

思泰仪器微信加好友

微信扫一扫

享一对一咨询